教育孩子不是會「疼」就好--旻珊 社工

 今年許多單親家長為了子女教育問題而來尋求協助,發現家長常有「不打不成器」與「捨不得罵小孩」兩極化的教養觀念,若有機會讓家長為自己的教育理念而辯論,大家一定口沫橫飛的各自表述。很多家長來尋求協助常會發出一些訊息,像是要如何教育孩子?我的孩子有問題?孩子開始叛逆了?首先,不管問題出在何處,當我和家長接觸時,我通常都會感到欣喜,因為會來到中心主動諮詢的家長,都是為了改善親子間關係,而正在經歷改變的過程。親子間若能保有創意與彈性,即能夠保持親子關係的新鮮度。以下提供幾個方法:


1. 找回童心:當孩子還小,孩子在成長階段,家長也持續在成長與學習,家長可嘗試找回童心,進入孩子內心世界,陪伴玩樂中去共同發現與發揮創造,此時家長會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對象。

2. 互動有來有往:當孩子漸漸長大,生活中加入更多的人事物,豐富了自己的生活,家長占據的部分也隨之減少。此時和孩子互動若能像顆彈力球,有著規律性的律動,是彼此都能接受的步調,家長能在彈力球跳偏的時候,能慢慢的導正,逐漸的回到原點,調整節奏。

3. 檢視自我:當孩子進入青春期,會想要找到自我獨特性,越來越有想法與意見,而常會與家長常有摩擦,此時,家長可以檢視自我教養方式,是否隨著孩子的成長,方式仍一層不變,或是哪些地方改變。像是可以看看自己有沒有期待過高,要求成績表現,讓親子關係變得緊張;有沒有太過注重工作或追求自我情感,而忽略親子間互動;有沒有太過度保護,凡事限制與禁止,而無法讓孩子學習獨立。當然,不是要求每一位家長要表現完美,而是凡事要保持彈性,別忽略一開始的初衷,就是希望可以陪伴孩子成長,讓他能逐漸長大而獨立發展。

    教養子女問題,無論是雙親家庭或單親家庭,都會面臨到的課題。親子間若能相互尊重與信任,猶如善牧的價值信念「惟愛完成一切」,回到愛護孩子的出發點,並看重孩子的獨特性;不要因執意要求孩子遵照自己的方式行事,反而陷入親子緊張或衝突關係中,而忽略管教背後的善意。關係的維繫中,我們多點傾聽、瞭解、溝通與調整,相信雙方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愛與關心。

評論: 0 | 引用: 0 | 閱讀: 10922